山西财贸职业技术学院
申报山西省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和专业群建设计划
工 作 动 态
2021年第29期
(总第29期)
双高计划申报办公室 2021年6月13日
网易新闻”报道我院“十三五”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成果
“十三五”期间,我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根据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积极对接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总要求,以思想的跨越推动发展的跨越。围绕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强化财贸特色,坚定服务我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学生就业的办学方向,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6月15日,“网易新闻”以《“亮”相“十三五”,“增”质“十四五”》为题,对我院近年来的改革发展成果进行了报道。全文转载如下:
“亮”相“十三五” “增”质“十四五”
——山西财贸职业技术学院“十三五”教育教学成就回顾
“十三五”期间,山西财贸职业技术学院根据院党委提出的“一二三四五”办学治校总体方略,始终秉持“师德为先、教学为基、科研为要、发展为本”的办学理念和“内部治理为基、专业建设为要、产教融合为魂”的建设思路,补短板、强特色、求突破、提质量,在教学能力提高、教学成果凝练、社会服务提升、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取得长足了进步,“亮”相了职教界,向着“特色鲜明、省内一流、全国知名”的高职院校建设目标大踏步迈进。

团结奋进的领导班子

疫情防控期间查看学生食堂

学院召开2020年庆祝教师节暨学期教学工会会议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铸就人才培养“财贸品牌”
“十三五”期间,学院全面加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8462”工程建设,培养各级各类优秀人才3万余人,办学美誉度和社会影响力持续提升,先后获得山西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山西省德育示范单位、山西省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A”级单位、中共山西省委教育工委“文明校园”单位等称号。连续11年被评为“山西省创建平安校园先进单位”。中央电视台、山西卫视、山西日报、人民网等多家媒体对学院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等进行了专题报道。学院领导在全国“巾帼创优”高职教育提质培优交流研讨会做《推进高职教改创新,助力区域转型发展》交流发言,介绍学院办学治校经验,铸就人才培养“财贸品牌”。

学院入选山西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培育建设单位

《山西科技报》报道我院近三年奋斗轨迹
二、深化现代学徒制改革,输送大批高素质人才
学院主动对接山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需求,获批教育部第三批、山西省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劳模精神、敬业精神,集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于一身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十三五”期间,学生获得省级以上各类竞赛奖203项,其中国家一等奖2项、三等奖3项;省部级一等奖28项、二等奖61项、三等奖109项。特别是在2020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专科组赛项中取得了国家级一等奖的好成绩,实现了该项赛事的新突破。近年来,新生报到率稳定在93.94%以上,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达到93.19%,企业对毕业生满意度达96%以上,3年后70%的毕业生成为企业生产经营骨干。

学院获2020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

学生获2019年山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

学生获2018年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三等奖

学院获批教育部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

现代学徒制拜师仪式
三、对接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围绕产业链建设专业群
学院面向山西省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布局,大力发展企业数字云服务、文旅融合创新、现代物流、咨询服务等重大民生产业相关专业,按照产业链、岗位群重组专业群,通过跨界融通,促进专业交叉融合,逐步形成了与山西现代化产业体系和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的专业体系,提升专业“领跑”产业发展的能力。目前建有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 年)》骨干专业2个,省级高水平重点专业3个,省级示范专业5个,“1+X”证书制度试点6个,高本贯通专业1个;央财支持实训基地1个,省级实训基地6个,省级高水平实训基地1个,包括省内一流会计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在内的各类实训室62个,校企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06个。
学院获批6个“1+X”证书制度试点

学院获批山西省高等职业教育骨干专业
四、打造跨界融通课程体系,扩大优质资源覆盖范围
学院按照 PGSD 职业能力分析模型对专业能力、通用能力、社会能力和发展能力的类型划分,制定“底层共享、中层融合、高层互选”的校企合作课程体系。已建成在线开放课程10门,省级在线精品课程2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8门;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立项项目1个;教师主编、参编完成国家规划和行业规划教材120余部。

学院获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立项

学院建成省级在线精品课程2门,建成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8门

国家规划教材成果丰硕
五、牢固树立良好师德师风,锻造高水平结构化团队
学院现有专任教196人,教授、副教授81人、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教师165人、在读博士7人,双师素质专任教师比例达70%以上,40岁以下的教师占比 50%以上。其中,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4人,省级“双师型”教学名师2人,省级“双师型”优秀教师4人,省级优秀教师2人,山西省模范教师3人。在省部级以上教学能力大赛、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等各类竞赛中获奖27项,其中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竞赛二等奖3项,省级一等奖7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省级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学院教师被评为山西省模范教师

学院教师获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和五一劳动奖章

近三年教师教学能力竞赛硕果累累
六、教学科研互动互融互通,成果丰硕共建共享共赢
“十三五”期间,学院发表省级以上论文365篇,主持、参与省级以上科研课题74项,出版专著65部,申报专利37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承担技术服务和科技研发43项,校企合著“互联网装饰自动化设计软件 V1.0”等多项软件著作。

首个以学院署名的知识产权

教学成果奖取得省级一等奖和特等奖零的突破
发明专利数量质量大幅提升
七、制度修订增强发展动力,社会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通过修订横向技术服务、科研项目管理及科技成果转化相关制度,激发教师科学研究主动性和积极性。“十三五”期间,累计开展各类非学历培训35000余人次,完成228个行政村500余名财务人员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业企业会计专项培训,对平陆职中5名教师2个月的专业能力培训,连续两年完成由太原市迎泽区人社局主办、与山西天之骄子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全民技能培训提升工程,对我院3000余人次毕业生进行了就业培训,2019年中标2个三年60万的国培项目,实现了社会培训的大突破。

学院中标国培计划项目

学院开展花灯制作社会服务
八、凝心铸魂落实落小落常,诚真信善入细入微入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彻教育教学全过程。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立德树人作为立身之本,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以工作创新为动力,不断拓宽新思路,探索新模式,围绕“现代红色工匠”人才培养目标,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聚焦“理念育人、阵地育人、环境育人”三大主题,深入实施了“理念润心”“阵地筑基”“环境浸润”三大育人工程,弘扬“诚真信善”的财贸精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党委书记冯瑞明讲开学第一课

院长段文美讲开学第一课

学院开展青马工程培训班
九、“五育”并举构筑四梁八柱,“三全”育人打造全新模式
“十三五”期间,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创优学生日常管理机制,统筹育人资源,融汇育人合力,融通育人活力,融合育人效力,坚持五育并举,努力构建“三全”育人工作体系,深入实施“正学风 比勤奋 强技能”学风建设,深入培育优良学风,探索开展学生成长记录及评价模式改革,推进实施学生综合素质养成工程,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学生工作全过程,持续提质培优、增值赋能,引导学生养成良好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学院开展“正学风 比勤历 强技能”学风建设活动

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劳动教育扎实开展

宿舍育人成效初显
十、文化浸润滋养青年心灵,立根树魂涵育时代精神
学院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优化校风学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繁荣校园文化,滋养学生心灵,涵育学生品行,引领社会风尚。大力打造校园文化精品活动,形成了以“有文化、有技术、有创意”为基础,以“有内涵、有层次、有特色”为宗旨的品牌项目。通过校园文化艺术节、社团活动月、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阵地,对接大学生艺术展演、校园星光大道等各类大学生竞赛,稳步培育青年志愿服务骨干队伍,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注重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特长素质的拓展,营造健康活泼、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院获第23届大学生篮球联赛山西赛区二等奖

学院在山西省大学生艺术展演再获佳绩

无偿献血传递爱心
十一、精准资助全面落实到位,资助育人助力成长成才
学院坚持把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生资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构筑起“奖助贷免补勤”六位一体学生资助体系。创优制度到位、宣传到位、入学教育到位、困难认定到位、程序规范到位、信息管理到位工作等“六到位”工作方式,做到管理制度规范、信息管理规范、机构队伍建设规范、资助程序规范、监管责任规范、资金管理规范“六规范”。在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上下功夫,累计投入各级各类资金2731.31万元,资助学生29015人次;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4766.46万元,资助学生9212人次;资助人数和资助金额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实现了党和国家“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庄严承诺。

学生资助经费投入创历史新高

学生资助实现应助尽助

资助育人筑梦青春
十二、心理健康教育春风化雨,育人育德育心润物无声
“十三五”期间,学院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统一,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规范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不断完善软硬件设施建设,开展了心理普查、个体心理咨询、团体辅导、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与讲座等教育与咨询工作,并依托心理健康协会开展了5·25心理健康周、社团活动月和预防艾滋同伴教育等系列活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基本形成,从而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需求,培育学生自尊自信、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

心理知识宣传期刊《养心坊》

团体辅导活动—鼓舞飞扬

心理沙盘室
十三、创新创业展现青春活力,共创共赢携手美好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青年,要敢于做先锋,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创业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让青春年华在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十三五”期间,学院不断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和自主创业能力,聚焦“六新”要求,形成“六轴联动”创新创业工作特色,推动毕业生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建成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中心,建设10个双创工作室,培育创新项目54项,累计取得省级三等奖以上荣誉123项,特别是在2020年第十二届“兴晋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取得国赛铜奖新突破,财贸学子的创新创业活力竞相迸发,学院创新创业氛围日渐浓厚。学院连续五年就业率均稳定在92%以上,毕业生专升本录取率达到82.10%,创历史新高。

学院建成10个双创工作室

星语星程项目获省赛金奖和国赛铜奖

提前部署2021年毕业生就业工作
“十三五”已圆满收官,学院共产出包括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专科一等奖等十大突破在内的国家级标志性成果13项,省级及以上标志性成果32项。“十四五”正徐徐展开。“十四五”时期,学院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产教融合为主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己任,立足“现代红色工匠”人才培养目标,围绕“一加强、四打造、六提升”的“双高计划”建设任务,依托“提质培优行动计划”,以会计、环境艺术设计两个专业群双驱动,铸就高职党建新样板、人才培养新高地、高职改革新标杆、德技并修新团队、校企合作新融合、诚真信善新品牌、智慧校园新生态、延伸服务新领域的八个新标杆,全面实现校企合作、校园文化、信息建设、服务发展、对外合作、治理水平六大提升的“1286”建设总目标,增值赋能、以质图强,为学院继往开来描绘新蓝图。
“十四五”时期预期效益
序号 |
一级指标 |
新成果 |
国家级 |
省级 |
1 |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打造思想政治课示范课堂 |
|
2 |
2 |
打造思想政治课教学创新团队 |
|
1 |
3 |
建设名班主任工作室 |
|
5 |
4 |
形成德育特色案例 |
|
2 |
5 |
形成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课程思政教育案例 |
|
7 |
6 |
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
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获奖 |
2 |
10 |
7 |
承办职业技能竞赛 |
|
8 |
8 |
学生各类竞赛获奖 |
4 |
80 |
9 |
教学成果奖 |
1 |
4 |
10 |
提升技术技能 创新服务能力 |
申报国家专利 |
31 |
|
11 |
提供横向技术服务 |
|
5 |
12 |
承接纵向科研任务 |
|
30 |
13 |
优化专业布局 |
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 |
|
2 |
14 |
建设高水平重点专业及实训基地 |
|
8 |
15 |
建设品牌专业 |
|
5 |
16 |
申报1+X证书制度试点 |
|
3 |
17 |
打造结构化“双师”队伍
|
打造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
|
2 |
18 |
培养高水平专业带头人 |
|
5 |
19 |
建设“双师型”名师工作室 |
|
5 |
20 |
培养“双师型”教学名师 |
|
5 |
21 |
聘请产业教授和技能大师 |
|
2 |
22 |
打造技能技术大师工作室 |
|
7 |
23 |
建设“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 和教师企业实践基地 |
|
10 |
24 |
积极提供社会服务 |
申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站点 |
|
2 |
25 |
承接国家级教师培训项目 |
3 |
|
26 |
丰富教学资源 |
打造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
5 |
|
27 |
打造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 |
1 |
5 |
28 |
建设教学资源库 |
|
2 |
29 |
建设优质继续教育网络课程 |
|
5 |
30 |
打造校企双元合作开发的职业教育规划教材 |
|
10 |
31 |
建设高水平实训基地 |
建设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
|
1 |
32 |
建设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 |
|
1 |
33 |
开展国际交流 与合作 |
建设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