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设成效
2021年工作室成员全程参与并获批省级特色文化育人品牌1项、思政工作室1个、课程思政微课建设5门。主持《“1234”课程思政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艺术设计类专业为例》获2021年山西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主持《环艺专业职业能力与职业精神融合培养研究》省级课题结题。
工作室落实建设举措,形成了具有财贸特色的思政育人工作室育人模式,铸就了人才培养“财贸品牌”。
1.多融合构建了“专业+思政”的教学模式。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探索构建了“专业+思政”的授课模式。2019年,改革持续深入,催生了一批优质课程,重点打造完成了《软装工程实务》和《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在线开放课程。2020年,《软装工程实务》入选山西省职业教育在线精品开放课程名单。
2.多渠道打造高水平育人团队。通过多渠道,打造了一支由具有学科背景的教授担任负责人,由教学名师、思政专职教师、专业课教师、相关处室、辅导员以及行业企业专家等人员组成的高水平教学团队。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团队和思政课教师协同实践先后获得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二等奖1项、2018年山西省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一等奖1项、2020年山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1项。这些成绩的取得都充分展现出课程思政改革的巨大魅力。
3.多方位服务专业推动课程思政改革。工作室协助专业教师重点挖掘典型工作任务下各知识点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构建了以工作流程和思政目标相结合的课程理论、实践教学体系,其中《“1234”课程思政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艺术设计类专业为例》获2021年山西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二、特色与创新之处
思政工作室通过推动“思政+专业”相融合,实现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同向同行;通过推动“思政+职业”相融合,实现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双提升;通过推动“思政+科技”相融合,探索发展思政课程教育的新形式;通过推动“思政+专业群”相融合,实现思政育人的落小落细落实,即以四个“相融合”全面落实了“三全育人”。
1.“思政+专业”相融合,提升了思政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工作室通过开展“思政+专业”的思政课程改革,将专业元素融入思政课教学,对学生的影响更加持久而深刻。
教学团队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主线,利用已有的美育实践基地——叶上初阳美术馆,定期举办画展和艺术设计作业展;智创工坊手作雕塑、喷漆着色、大型机械设备进行艺术与技术结合创作;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和15个艺术设计实践工作室进行3D打印、虚拟软件建模实操、VR实景互动等设计制作。校内大学生产业孵化基地壁画墙及校外红色育人基地朔州汴子屯村1000平米左右长街壁画绘制,用艺术的语言实践美育与德育、体育相结合。5门省级课程思政课,2门省级精品在线课程,15个学生创新企业,50项师生团队国家级,省级比赛大奖,2项软著,27项国家专利,用艺术的行动实践美育与智育的相辅相成。
2.“思政+职业”相融合,推动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双提升
工作室通过协助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改革,将职业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等全方位融入了人才培养过程中,实现了“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
教学团队在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中,大一年级以理论教学为主,着力教育引导学生立足时代、扎根人民、深入生活、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造观,以自己的专业技能满足人民对美好家居生活的向往。大二年级学生全面转向工作室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培养,依托企业实施真实项目实操,着力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自觉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勤于创造、敢于创新,满怀信心,精益求精的投身到艺术创作工作中。大三年级在学生理论与技能双提升的基础上,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引导学生将家国一体、天人合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艺术设计中,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3.“思政+科技”相融合,探索思政课程教育的新形式
在原有思政课程教育的基础上锐意创新,校企共建虚拟网络智慧创意实训中心运用元宇宙数字孪生、增强现实、VR、AR、大数据、云计算、AI人工智能等技术,全息投影系统,多通道创新虚拟仿真思政课程教学模式,逐步建成“思政+科技”共享型虚拟现实沉浸式体验、参与互动式思政教学工作室。通过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探索解决思政课入耳入脑入心的根本问题,落实到把思政课讲得更有亲和力和感染力,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上来,从而实现学生深度参与教学和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真实体验和获得感。作为新时代教师,要牢牢抓住学生群体的特点,不仅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还要有较强的信息技术素养。要让教育有形有效有感,让技术服务于课堂,让思政课从内容到形式全部“活”起来。
4.“思政+专业群”相融合,推动思政育人的落细落实
工作室将匠心育人深度融入环境艺术省级高水平专业群教学与实践活动中,借助高水平专业群载体,以专业群统领整个专业,以专业整合全部核心课程的理论、实践教学活动,实现思政育人在理论、实践教学全过程中的落小落细落实,构建起课程(点)—专业(线)—专业群(面)—思政育人工作室(体)层次分明、协同联动的思政育人体系,将专业课程中隐性的思政教育目的显性化,让学生明白专业知识技能背后的价值意蕴,明白“学什么”与“为什么学”和“学来做什么”的终极意义。
山西财贸职业技术学院工程艺术设计系
2022年1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