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机构 / Regulatory authority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管理机构 >> 党群机构 >> 工会 >> 健康生活

胃痛也要分清寒热虚实 对症养胃才有效

发布日期:2014-06-04  浏览量:

    对于现在的很多上班族来说,工作忙碌,经常加班熬夜,一日三餐不定时,暴饮暴食导致很多人出现胃疼的情况,如果弃之不管可能会加重,所以如果你有胃疼、胃胀、烧心等症状,就一定要及时的养胃,不过也不可盲目进行,需要根据自己身的特点,分清寒热虚实,对症下药。
    首先,辨寒热。很多人的胃疼与寒凉刺激有关,如受凉或吃大量生冷食物等;或者平时就怕冷、冬季四肢冰凉、胃口不好等。发作时喜温喜暖,有时伴脘腹胀满、舌苔白、口中泛清水等症。这种情况一般属于寒邪犯胃,调理重在温胃散寒,生活中要注意温补暖胃,少吃生冷食物等。如果平时喜食辛辣、油腻食物,经常口干、口苦、大便干燥,泛酸水时有灼热感,则多属胃热疼痛,重在清除胃肠湿热,日常饮食尽量清淡,少吃羊肉等热性食物和滋补类药物。
    其次,辨虚实。一般来说,老胃病患者、体质较虚弱者,或老年人的胃疼多属于虚证。常以胃部隐痛为主,反复迁延,喜温喜按,进食后有所缓解,有时伴体倦乏力、大便溏薄等症状。调理关键在于温中健脾,生活中要注意局部保暖,坚持少食多餐、充分咀嚼等原则。胃疼伴腹部胀满、脾气暴躁,大便干燥或排便黏滞不畅,疼痛部位相对固定,按压或进食后加剧者多为实证。调理上要清热泻胃,注意疏通气机,平常保持心情舒畅,规律生活作息等。
    最后,辨气血。在中医看来,胃疼还有气血之分。通常来说,初病在气,久病在血。以气滞引起的胃部不适,多数既胀且痛,以脘腹胀满为主,疼痛部位不固定,时而出现时而消失,调理要补中益气、疏肝和胃,饮食注意清淡、易消化,适当进行体育锻炼。而血瘀引起的胃疼则多为持续刺痛,疼痛部位较固定,有时伴舌质紫暗、呕血黑便等,治疗要活血化瘀,生活中尽量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