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弓志刚,男,1972年5月生,中共党员,山西襄垣人,博士,教授,山西省教学名师,三晋英才拔尖骨干人才,山西省社会学旅游管理公共管理类专业教指委委员,现任山西财贸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主要从事休闲与旅游产业、文化旅游产业等方面的研究,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出版著作4部,参编教材3部,多次获得省部级教学、科研奖励。
一、简要经历
1990.09--1994.06 山西经济管理学院市场学系企业管理专业
1994.07--1996.08 太原轧钢厂销售科科员
1996.09--1999.06 山西财经大学产业经济学专业硕士
1999.07--2002.09 山西财经大学教务处教务科科员
2002.10--2007.09 山西财经大学教务处教务科科长、讲师
2007.10--2008.11 山西财经大学教务处教务科科长、副教授
2008.12--2013.08 山西财经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副教授
2013.09--2014.06 山西财经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教授
2005.03--2014.01 西安理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
2014.07--2023.08 山西财经大学文化旅游与新闻艺术学院院长
2016.09--2016.11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第49期中青班学习
2023.08-- 山西财贸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二、科研成果
(一)发表论文
1、研学旅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山西日报,2021.12.14.
2、旅游经济—旅游公共服务—人口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时空演化[J].统计与决策,2021,37(09):83-87.
3、回归旅游的生活本质,山西日报,2019年7月8日.
4、发展乡村旅游推进乡村振兴.山西日报,2018年2月27日 .
5、中国旅游产业与信息产业耦合协调关系的实证研究.资源开发与市场,2017-10-20.
6、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测度及时空格局演变[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6.11
7、资源收益共享,转型多元发展——山西晋城皇城村案例研究,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发展报告2014.2015.04
8、多维邻近性对跨区域技术创新合作的影响——基于中国共同专利数据的实证分析.科学学研究,2013,10: 1590-1600.
9、基于产业整合的城乡休闲产业协调发展路径研究.城市发展研究,2012,12:118-122.
10、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中国跨区域技术创新合作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2,10:10-14.
11、乡村旅游产业链共生系统的特征及模式的演化和构建——以山西省为例.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01:73-77.
12、休闲产业发展规律研究.商业研究,2011,04: 203-207.
13、休闲产业促进城乡产业协调发展的路径研究.中国城市经济,2011,30:56+59.
14、休闲经济与流通休闲化研究.商业研究,2010,07:1-5.
15、休闲产业链及其构建分析.全国商情(理论研究), 2010, 03:20-22.
16、山西城乡旅游产业一体化整合研究.商业研究, 2010, 09:203-207.
17、基于共生理论的休闲产业发展理论框架分析.商业时代,2010,22:131-133.
18、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组织创新研究.财贸经济,2009,01.
19、Proximity and innovational cooperation,advances in management of technology,2008.8,ISSHP检索
20、电子商务与商品流通网络研究.财贸经济,2006,12:95-97.
21、Building Cluster-Based Regional Innovational System In China, advances in management of technology, proceeding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management of technology, taiyuan 2006, ISTP检索
22、休闲经济与流通创新,论文,中国流通理论前沿(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3
23、论现代农村商品流通体系的构建.财贸经济,2005,03:81-83.
24、休闲经济与流通业的发展.财贸经济,2004,03:72-74.
(二)承担课题
1、山西文旅融合发展机制研究,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发展中心,2020.10
2、2020年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理论普及化专项课题:“高品质生活”若干问题大众化通俗化普及化解答。
3、太原西山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十四五”规划。
4、梁市“十四五”转型发展重大改革规划
5、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基于产业生态系统理论的我国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研究19YJA890006
6、新常态下科技创新支持山西旅游产业发展研究(201604011-1),山西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2016.7-2019.6
7、山西省文化旅游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研究(2016321),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2016.7-2019.6
8、 山西省打造文化旅游产业基地的对策研究,省政府决策咨询项目,子课题负责人,2008.9-2010.8
9、山西省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十二五”规划,山西省发改委项目,负责人,2010.7-2012.5
10、基于共生的山西省乡村旅游整合发展研究,山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主持人,2009.9-2011.10
11、山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及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研究,省发改委项目,子课题负责人,2009.12-2010.4
12、山西省“十二五”规划思路,山西省发改委项目,子课题负责人,2009.10-2009.12
13、山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研究,山西省发改委项目,子课题负责人,2008.10-2009.9
14、山西省文化旅游产业资源整合发展研究,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项目,第二负责人,2008.9-1013.10
15、休闲产业与城乡产业协调发展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第二负责人,2007.5-2012.12
16、区域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能源型城市转型视角,省软科学项目,子课题负责人,2003.12-2006.8
17、休闲产业与山西产业结构调整研究,山西省社科规划课题,子课题负责人,2002.5-2003.8
(三)出版著作
1、《电子商务与商品流通创新研究》,山西经济出版社,2006.12
2、《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研究》,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6
3、《邻近性与跨区域技术创新合作》,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5.06
4、《经济转型中的休闲与旅游产业发展》山西人民出版社,2021.4
(四)获奖
1、2006年山西省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2、2009年山西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
3、2009年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教学科研成果奖一等奖
4、2009年“百部(篇)工程”二等奖
5、2014年山西省教学名师
6、2018年山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7、2019年山西省三晋英才拔尖骨干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