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照团中央《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试点工作实施办法》文件及团省委《山西省学校共青团战线改革实施方案》要求,2018年底前要在全省高校普遍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为进一步推动“第二课堂”项目规范化、课程化、制度化,形成富有共青团特色、科学的、全面的培养引导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工作新机制。
院团委于11月1日下午2点在励志楼大报告厅举行了“第二课堂成绩单”培训会,特邀校内校第二课堂成绩单负责人连旻老师为我院相关人员做了培训指导,参加培训的人员有旅游系党总支吴艳东、院团委副书记刘秀峰、会计系分团委书记刘宇雷、财管系分团委书记郝小磊、信工系分团委书记张鹤、院团委张媛老师、专职辅导员以及院系团学组织学生干部、各社团负责人、各班团支书等。

校内校项目负责人连旻老师讲解
首先,校内校项目负责人连旻老师向同学们讲述了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的目的和意义:一是落实学院立德树人的中心工作,将第二课堂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二是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互补共进;三是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就业质量;四是提高学生参与素质拓展的积极性,促进第一课堂的学习动力;五是引进社会企业赞助校园活动提供实习实践岗位,参与学生能力评估。接着,连老师讲解了“第二课堂成绩单”的日常功能使用,按照微信平台的内容逐一进行了讲解。诸如我们在日常使用中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怎么报名?如何咨询?活动签到时所用的签到方式等。
最后,院团委副书记刘秀峰老师做了总结性发言,指出“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作为高校共青团改革的创新举措,是打造“立德树人”的平台,通过思想成长、实践学习、志愿公益、创新创业、文体活动、工作履历、技能特长、交流沙龙等方面客观记录、认证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经历和成果。第二课堂作为大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第一课堂学习的延伸、补充和发展,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对于提升我院实践育人、创新育人和文化育人效果有着重大意义。

学生们认真做笔记

会后进行学生采访
(院团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