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态 /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共筑产教融合新生态 赋能白酒产业新发展

——山西财贸职业技术学院赴汾阳市杏花村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开展校企合作座谈调研

发布日期:2025-09-01  浏览量:


2025年8月29日,山西财贸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王振中带队,携经济贸易系和校企合作办部门负责人一行5人,赴汾阳市杏花村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展校企合作座谈调研,双方就共建市域产教联合体达成初步共识。这场以“数字商贸类人才培养与酒类供应链产供销环节精准对接”为核心的政校企三方联动,锚定区域产业发展痛点,紧扣职业教育改革方向,为我院产教融合建设注入新动能,让“教育赋能产业、产业反哺教育”的双赢格局愈发清晰。

一、产教同频:锚定产业痛点,找准职教契合点

作为山西省重点经济技术开发区与清香型白酒产业集聚核心区,杏花村经开区自2017年建设以来,已汇聚1500余家市场主体,其中酒类企业92家(占汾阳市酒类企业总量的50.5%),成为推动区域白酒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引擎”。座谈会上,经开区副主任李树盛明确提出,当前产业发展正遇“人才梗阻”:现清香型白酒全国市场占比约5%,正处于向10%目标冲刺的发展期,电商运营、直播营销、短视频剪辑等数字商贸人才“一才难求”,面临“人才缺口大、流失率高、直播赋能难”的三重瓶颈,亟需专业教育资源“补位”。



“职业教育的生命力,在于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财贸职院副院长王振中的回应精准破题。作为山西省首批“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财贸职院始终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核心导向,紧扣“教育赋能产业、产业反哺教育、政校企协同共赢”的三维逻辑,让职教资源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这既是职教使命所在,更是产业破局的必然选择。

二、供需对接:直面育人堵点,打通协同链路

“我们要的不是普通电商人才,是懂白酒文化、会数字营销的复合型人才!”汾阳市酒厂负责人的发言,道出多家企业的共同诉求。座谈期间,多家企业代表也纷纷指出,“育人准”与“用人易”的衔接断层,是当前协同育人的最大堵点——兼具“白酒文化认知+数字商贸服务”的数字商贸类人才十分紧缺,人才与岗位“错位”亟待破解。



面对企业“需求清单”,财贸职院团队逐一回应:经济贸易系主任刘军详解了“数字商贸+产业特色”的专业建设思路,提出围绕酒类产业链优化课程体系;党总支书记郭志宇分享了电商直播团队服务地方企业的案例,用实践证明了“校地合作”的可行性;校企合作办主任李光伟提出“省级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构想,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核心,整合校方教育资源与经开区产业资源,构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的长效机制。从机制建设到合作构想,财贸职院的“教育供给”精准契合了杏花村经开区的“产业需求”,为双方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务实破局:凝聚合作共识,筑牢双赢根基

经过2个多小时的深度研讨,政校企三方在人才培养、资源整合、长效发展等层面达成多项合作共识,探索从源头破局“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的无缝衔接,让教育资源与产业资源双向流动,共同推进“省级市域产教联合共同体”建设,每一项举措都紧扣“双赢”逻辑,既有理论高度,更有实践可操作性。



四、共生赋能:打造融合样板,激活区域动能

此次座谈调研的意义非凡,是职业教育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又一次实践探索。对于财贸职院而言,与杏花村经开区的合作是“双高”建设的重要实践,让职教更具“产业温度”;对于杏花村经开区而言,借助职业教育资源,既能解决当下人才缺口,更能为产业转型升级储备“数字人才”,助力白酒产业从“传统酿造”迈向“数字营销”;对区域经济而言,这一“产教共生”的模式,将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为山西省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长效动能”。



座谈会结尾,王振中副院长与李树盛副主任共同表示,双方将进一步细化合作方案,让“纸面共识”转化为“实践成果”。这场“校地携手”的探索,定将成为山西产教融合的“新样板”,让职业教育更有“产业脉搏”,让区域产业更有“人才厚度”。



来源:经济贸易系     

编辑:张莎莎
       审核:张   鹤
       终审:杜焕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