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线上教学模式分享系列3——《管理会计》课程线上教学
日期:2022-05-05  发布人:  浏览量:

严峻复杂的新冠疫情使在线课教学成为一段时间许多院校的教学常态。相比传统的线下教学,线上教学因教师与学生时空上的分离,存在一些劣势,如缺少当面的眼神、语言、肢体交流,缺乏共同学习的氛围,学生自制力差,教师监督缺位等等。因此,构建契合教育目标的线上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一、因课制宜搭建教学平台,丰富教学资源

在教学平台的选择上,在团队建设完成,并已在智慧职教MOOC平台完成三轮教学的MOOC《管理会计实务》基础上,结合教学需要,引入其他院校的优秀慕课,构建校内职教云SPOC教学平台。利用平台中丰富的教学资源如讲义、课件、动画、视频、音频、案例、图片等完成日常课堂教学。教学中根据每节课内容搭建本节课教学资源体系,在课前,课中和课后在平台上发布。

二、因课制宜,选择适合的直播教学平台

在直播教学平台的选择上,根据每节课内容,灵活运用适合的教学形式。如对基础性内容,可利用快捷简便的QQ群直播形式,师生即时交流,现场答疑;对于重点难点内容,利用可自动生成回放的腾讯课堂APP,教师课前发送链接,学生直接进入课堂;课堂中教师利用签到,举手,聊天,语音视频互动等功能,提高学生参与度与主体感;课后学生可以通过观看课堂回放,加深对内容的巩固,理解;也可以利用腾讯会议APP,课前发送会议号,学生直接进入;课中利用程序的签到,实时语音,视频等功能实时交流;课后学生可以观看会议录像进一步加深,巩固。

三、遵循认知规律,改良教学模式

布鲁姆(B. S. Bloom)等人于1956年提出认知领域教育目标,认为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从低到高可以分为六个层次:知道(知识)—领会(理解)—应用—分析—创造—评价。

其中低层次的目标是知道和理解,高层次的目标是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课堂教学应该遵循教育目标规律,通过改良教学模式,使学生的认识从简单到复杂,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管理会计》课程教学过程中,依据课程本身理论多,公式多,应用性强等特点,构建与学生认知规律相契合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改变单一的灌输式教学形式,采用案例情境教学、研讨式教学,演示教学等形式,让学生全程参与课堂,以保证学生不掉线,不掉队。

案例情境式教学主要应用于管理工具方法及具体应用中。课前,教师在职教云平台推出案例先导和相关内容,让学生了解本节课内容;在课堂教学中,辅之以生动活泼的动画或图片案例,结合课堂提问引发学生兴趣和思考;在相关内容讲授中结合具体案例,引入头脑风暴,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管理会计思维和辩证思维;课后在职教云平台推出案例作业,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讨式教学是在教学中,就某一内容结合学生实际,在职教云平台提出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可以在职教云平台中以提问,小组PK,投票,头脑风暴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的参与度。

管理会计课程的公式多,计算多,仅用讲义,课件,视频讲授,直观性和延续性较差,这时就需要演示教学。如在讲授变动成本法、本量利的内容时,可利用腾讯会议白板,或PDF文档画图,结合图片,思维导图等,向学生现场展示整个计算或公式推导的全过程,从而使学生注意观察事物主要特征,及各种事物之间的联系,抓住和事物本质有内在联系的主要认识对象。

线上教学的一个痛点,就是教师无法实时观察学生状态。如何保证学生实时在线率,确保学生不掉线,不掉队是线上教学的难点之一。在课堂中,利用腾讯会议,腾讯课堂中的连麦和视频功能,随时展开提问等课堂活动,可以一定程度上保证学生在线率。同时,利用教学评价,作为激励和监督学生手段,如在提问中实时评分并截图,让学生定期在职教云中上传笔记,职教云中的课堂讨论,提问,头脑风暴参与度,作业,测验等,均可作为评定平时成绩的依据。多措并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监督和激励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