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理论判断。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集中回答了新时代管党治党向何处的根本问题,对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要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领导。党中央作出决策部署,所有党组织都要不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任何情况下,党的领导干部在政治上都要站得稳、靠得住,对党忠诚老实、与党中央同习同德,听党指挥,为党尽责。党的政治建设不是浮在空中、挂在墙上的一句虚话,而是要落实到党的建设方方面面,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中,落实到党员一言一行上。
必须执行党的政治路线。道路决定命运,路线指引道路。坚持正确的政治路线、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道路,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头等大事。自觉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根本问题上始终清醒坚定、紧跟看齐。特别是要在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上立标杆,面对大事大非问题不能态度暖味,不能动摇基本立场,不以被错误言论所左右,发现违背党的政治路线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及时提醒和纠正,对歪曲党的政治路线的行为要主动坚决开展斗争,争作增强“四个意识” “三个维护”的表率,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
必须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政治纪律是我们党最重要的、也是最核心纪律。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是实现党的路线、纲领、任务的重要保证,也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纪律保证。实践证明,只有严守党的政治纪律,才能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形成强大的战斗力,才能保证全党纪律严明、步调一致,推进党和人民利事业健康发展。要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在守纪律、讲规矩上作表率,始终心中有党、对党忠诚。党支部要把严守纪律、严明规矩放到重要位置来抓 ,对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要十分强调、十分坚定地执行,努力营造全体党员守纪律、讲规矩的良好氛围。
必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金钥匙”、党员锤炼党性的“大熔炉”、纯洁党风政风的“净化器”。党员要崇尚党章,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自觉抵制商品交换原则对党内政治生活的侵蚀,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要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载体,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落实到党支部中,坚持“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制度,使组织生活经常、认真、严肃。通过加强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等措施,强化工作指导和督促检查,让党内政治生活的“炉火”越烧越旺。
必须纯洁党内政治文化。政治文化作为国家和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作用用于政治生活和政治治理,以它内含的价值标准来规范党员干部的行为。先进的政治文化能让人明辨是非,明确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先进的党内政治文化一旦形成,往往会对党员的行为产生“润物细无声”的巨大作用。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坚决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坚决防止和反对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纯洁党内政治文化,是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
必须提高党员政治能力。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讲政治,不仅是个政治态度的问题,还是个政治能力问题,仅有鲜明的政治态度而无坚强的政治能力,讲政治就会力不从心、鞭长莫及。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全面提高党员的政治能力,培养造就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党员干部队伍,这样才能完成好新时代党和人民赋予的新任务、新使命。提高政治能力,是随着政治实践发展而发展的永恒课题,是每名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党员作为中坚力量,更要带着提高政治能力,适应党和人民提出的新要求,不断把政治能力提升到新水平。
一、全面从严治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从严治党要贯穿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过程,贯穿于党的建设和党内生活各方面,真正做到要求严、措施严,对上严、对下严,对事严、对人严。要通过持续努力,使那些“何必当真”的观念、“得过且过”的想法、“干一下得了”的心态得到切实扭转和纠正。
二、党要管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
批评和自我批评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是,自我批评难,相互批评更难。难就难在为人情所困、为利益所惑,怕结怨树敌、怕引火烧身,说到底还是私心杂念作怪,缺乏党性和担当。“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对自己的缺点错误,要敢于正视、主动改正。对别人的缺点错误,要敢于指出、帮助改进。对同志的提醒批评,要闻过则喜、虚心接受。自我批评要一日三省,相互批评要随时随地,不要等小毛病发展成大问题再提。要让批评和自我批评成为党内生活的常态,成为每个党员、干部的必修课。
三、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
对党员、干部来说,思想上的滑坡是最严重的病变,“总开关”没拧紧,不能正确处理公私关系,缺乏正确的是非观、义利观、权力观、事业观,各种出轨越界、跑冒滴漏就在所难免了。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散一尺。思想认识问题一时解决了,不等于永远解决。就像房间需要经常打扫一样,思想上的灰尘也要经常打扫,镜子要经常照,衣冠要随时正,有灰尘就要洗洗澡,出毛病就要治治病。
四、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
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讲政治是突出的特点和优势。没有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党的团结统一就是一句空话。我国曾经有过政治挂帅、搞“阶级斗争为纲”的时期,那是错误的。但是,我们也不能说政治就不讲了、少讲了,共产党不讲政治还叫共产党吗?“纪纲一废,何事不生?”在这里,我要十分明确地说,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这根弦不能松,腐败问题是腐败问题,政治问题是政治问题,不能只讲腐败问题、不讲政治问题。干部在政治上出问题,对党的危害不亚于腐败问题,有的甚至比腐败问题更严重。在政治问题上,任何人同样不能越过红线,越过了就要严肃追究其政治责任。有些事情在政治上是绝不能做的,做了就要付出代价,谁都不能拿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当儿戏。
五、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要坚持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坚决查处各种违反纪律的行为,使各项纪律规矩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防止出现“破窗效应”。要按照准则精神,对现有制度规范进行梳理,该修订的修订,该补充的补充,该新建的新建,让党内政治生活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各级党组织都负有执行纪律和规矩的主体责任,要强化监督问责,对责任落实不力的坚决追究责任,推动管党治党不断从“宽松软”走向“严实硬”。
六、从严治吏,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
对那些看得准、有潜力、有发展前途的年轻干部,要敢于给他们压担子,有计划安排他们去经受锻炼。这种锻炼不是做样子的,而应该是多岗位、长时间的,没有预设晋升路线图的,是要让年轻干部在实践中“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要形成一种风气,年轻干部都争先恐后到艰苦岗位、到基层去,并以此为荣。
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我们抓整治“四风”就是起徙木立信的作用,抓就真抓,一抓到底。不要老是喊狼来了,最后大家疲沓了,觉得不就是那么回事嘛,混一阵子、挺一阵子就过去了。今后几年,每一年都要提出一些要求,目标就是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八、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反对腐败
人民把权力交给我们,我们就必须以身许党许国、报党报国,该做的事就要做,该得罪的人就得得罪。不得罪腐败分子,就必然会辜负党、得罪人民。是怕得罪成百上千的腐败分子,还是怕得罪十三亿人民?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败分子,就要得罪十三亿人民。这是一笔再明白不过的政治账、人心向背的账!中央要求各级干部不做“太平官”,中央领导层首先不能做“太平官”。对腐败分子,我们决不能放过去,放过他们就是对人民的犯罪、对党不负责任!我们这么强力反腐,对腐败采取零容忍的态度,目的是什么呢?是为了赢得党心民心。
九、加强党内监督,发挥巡视利剑作用
“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如果权力没有约束,结果必然是这样。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记,任何人都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任何人行使权力都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要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健全施政行为公开制度,保证领导干部做到位高不擅权、权重不谋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会影响到领导干部的舒适度。问题是,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都是党和人民赋予的,领导干部使用权力,使用得对不对,使用得好不好,当然要接受党和人民监督。不想接受监督的人,不能自觉接受监督的人,觉得接受党和人民监督很不舒服的人,就不具备当领导干部的起码素质。
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
有权就有责,权责要对等。无论是党委还是纪委或其他相关职能部门,都要对承担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进行签字背书,做到守土有责。出了问题,就要追究责任。决不允许出现底下问题成串、为官麻木不仁的现象!不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更不能明哲保身。自己做了好人,但把党和人民事业放到什么位置上了?如果一个地方腐败问题严重,有关责任人装糊涂、当好人,那就不是党和人民需要的好人!你在消极腐败现象面前当好人,在党和人民面前就当不成好人,二者不可兼得。
党的政治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等方面的行为规范。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讲政治纪律,首要的一条,就是要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不动摇,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保证中央的政令畅通。”他还强调,“同中央在政治上保持一致,这是我们党的一贯的政治原则和政治纪律。”江泽民同志还提出了党组织和党员在政治纪律方面必须遵循“六个决不允许”的准则,即:“党员对于党的决定有不同意见,可以通过组织系统向上级直到中央提出,也可以保留,但必须在行动上服从,决不允许公开发表同中央的决定相反的言论,决不允许在群众中散布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反的意见,决不允许制造、传播政治谣言。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干部,必须坚决维护中央的权威,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重大问题必须请示报告,决不允许搞‘先斩后奏’、‘斩而不奏’。每个党员都要加强组织观念,顾全党和国家大局,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发现重要动态要及时报告,决不能参与和支持集体闹事。”江泽民同志提出的有关政治纪律的准则,是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必须牢记和遵循的规范,也是各级党组织和纪检机关判断是否构成违纪行为的重要界限,必须深刻领会。
折叠根本要求
指党依据不同时期政治任务的要求,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政治活动和政治行为确定的基础规范,是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在政治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政治纪律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必须在政治原则、政治立场、政治观点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党组织和党员对中央已经作出决定的重大方针和政策问题有不同意见,在坚决执行的前提下,可以经过一定的组织程序提出,但绝不允许自行其是,公开发表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反的言论,采取同中央的决定、决议相违背的行动。政治纪律是维护党的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党的政治路线的纪律,在党的纪律中具有头等重要地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正确执行党的政治纪律,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党内各级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任何背离党的基本路线的言论和行为,都是党的政治纪律所不允许的。(2)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纪律工作必须坚持贯彻执行为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服务的方针。对于锐意改革的干部和群众,要采取积极支持的态度。对于在改革中出现的失误,除了严重违法乱纪都必须依法处理外,都要采取疏导的方针,批评教育帮助的方针。(3)各级党组织都要注意加强政治纪律教育,提高党员执行党的政治纪律的自觉性。
折叠意义
政治纪律是维护党的政治原则和党的政治路线的纪律,在党的纪律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为了实现党的纲领和主张,坚持党在政治上的原则性和组织上的纯洁性,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十分重视政治纪律,要求每个党员和每个要求入党的人都必须“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拥护党的政治主张。1927年党的五大关于《组织问题议决案》中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政治纪律”这个概念。《议决案》的第三条指出,党内纪律非常重要,但“宜重视政治纪律”。1975年,针对当时遭到“四人帮”严重破坏的党内状况,邓小平重新提出了党的政治纪律问题。他说:“现在不只是组织纪律差,政治纪律也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了保证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贯彻执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党中央再次提出和强调执行党的政治纪律问题。1980年2月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第一条就具体规定了党的政治纪律,强调:“坚持党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是党内政治生活准则中最根本的一条。”以后,十二大以来的党章都把保持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一致,作为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根本要求。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报告也都对全党政治上的统一做了强调。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明确指出:“全党同志要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始终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切实保证政令畅通。”
在新的历史时期,正确执行党的政治纪律,党的各级组织和每个共产党员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任何背离党的基本路线的言论和行为,都是党的政治纪律所不允许的;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纪检工作必须坚决贯彻执行为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服务的方针;同时,各级党组织都要注意加强政治纪律教育,提高党员执行党的政治纪律的自觉性。
江泽民同志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意识形态领域和社会上存在的违反政治纪律的表现进行了分析。他说,“现在有的党员干部在报刊书籍和讲坛上,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中央已经做出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历史结论,公开发表反对意见。有的公然歪曲党的历史,诋毁党的领袖人物和党的优良传统,散布违反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观点,在干部群众中和意识形态领域造成了恶劣影响。还有的党员干部,对党的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采取阳奉阴违的态度,合意的才执行,不合意的就不执行。这都是严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的行为,必须引起各级党委和全党同志的密切注意和警觉。”江泽民同志指出的这些问题,都是影响党的团结统一,损害中央的权威,阻碍政令畅通的大问题,发展下去,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江泽民同志指出的这些问题虽然是整个意识形态领域和社会上的问题,但这些问题在该院也有一定的反映,我们同样必须经常保持密切注意和警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