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工程—学生党员成长导航
中国共产党山西财贸职业技术学院文化旅游系总支委员会
一、案例背景
尽力争取高校思想阵地,培养合格的大学生党员,是中国共产党“赢得青年,赢得未来”战略的重要选择。
大学生党员培养是否严谨、规范,对党和大学生党员自身未来的发展都至关重要。山西财贸职业技术学院文化旅游系党总支作为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为规范本组织的学生党员发展流程,培养合格的大学生党员,借助党总支学生党支部“山西省高校样板支部培育创建”项目建设的契机,于2019年开启“筑梦工程”,为本组织的学生党员成长保驾护航,为其他党组织大学生党员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基本做法
(一)实施学生党员成长六大工程
根据学生党员成长阶段实施分层教育,通过分阶段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形成六大工程十二大品牌活动(见图1)。
1、启航工程
针对刚入学新生,尤其是新生团员进行知党爱党教育,通过“初心讲堂”、“青春志愿行”两大品牌活动,让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担当,激发学生强烈的入党动机,引导学生向优秀共青团员迈进。
2、引航工程
针对优秀共青团员,通过党建带团建,积极推进“党团驿站”、“党团一家亲”两大品牌活动建设,引导优秀共青团员尽快向入党积极分子、党员靠拢。
3、助航工程
针对入党积极分子,通过“红色讲坛”、“成长集中营”两大品牌活动,帮助其尽快得到政治思想上的成长。
4、塑魂工程
针对已经加入党组织的预备党员,积极推进“信仰对话”、“红色足迹”两大品牌活动建设,做到“塑型”到“塑魂”的转变。
5、育魂工程
针对正式党员,严格其党内组织生活,从“塑魂”转向“育魂”,通过“先锋课堂”、“知心驿站”两大品牌活动,引导其争做时代先锋。
6、铸魂工程
针对毕业生党员,从“育魂”转向“固本”,通过“离别座谈”、“薪火相传”两大品牌活动,引导毕业生党员牢记党员身份,铭记入党初心。

图1 学生党员成长六大工程
(二)制作并发放《学生党员成长手册》
《学生党员成长手册》是学生入党的启蒙书、指导书和学生党员成长的纪念册。包括党总支简介、党支部简介、入党启蒙教育、学生党员入党流程及环节、学生党员成长导航工程、党员的权利与义务、党组织对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先进性要求、学生党员成长记录、党旗下的青春等主要内容。
《学生党员成长手册》面向学生中的优秀团员发放,为学生入党提供流程化、规范化的指引,同时优秀团员在成为正式党员直至毕业过程中,进行的一系列党的理论学习、实践教育以及每一个重要时刻都在成长手册得以记录。
(三)入党积极分子、党员亮明身份
从入党积极分子抓起,为入党积极分子制作徽章并举行佩戴仪式。同时,每一位成为预备党员的入党新人,也都要经历其入党介绍人为其佩戴党徽的仪式,通过仪式感,强化内心的使命和担当。
让每一位入党积极分子、党员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都亮明身份,接受广大师生的监督,让其能够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让他们成为一颗火种、一面旗帜,带动其他同学一起进步。
(四)创新“环境育人”新方式
为所有学生创造党性教育氛围,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形成并坚定对党的信仰。比如:将教室布置与党史等红色文化展示相结合;针对全体学生开展红色教育创意展;购买党建书籍,建立读书角,对所有学生免费开放。
此外,我们结合专业深化党建,在课程思政方面做足了文章,打造了一门课程思政试点课程;开发了全套融入课程思政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案”、“讲义”、“资源库”;修订了《山西古建欣赏》、《山西雕塑与壁画欣赏》等6门符合党建思政导向的特色课程。
三、工作成效
(一)严格把关,学生党员发展严谨有序
通过《学生党员成长手册》的引导,学生自己对入党的流程和环节更加熟悉,党组织发展学生党员工作落实更加高效准确。通过学生党员成长记录的填写,学生对自己入党这件事本身更加严谨认真。
通过实施学生党员成长六大工程,学生党员在每一阶段的成长目标都清晰明确。通过每一个阶段的理论学习和实践,都锻炼了其作为青年先锋的能力和担当。
通过为入党积极分子、党员佩戴身份标识的仪式,以及要求其日常亮明身份的要求,学生党员荣誉感和责任感进一步增强。
通过“环境育人”,学生党员对党的认识更加丰富,有效强化了学生党员的知识储备。
(二)精心传导,学生党员使命意识增强
一年来,党团义务活动明显增多,“敬老院志愿服务”、“光盘行动”,“校史义务讲解志愿服务”、“绿色校园除草活动”、“每周为教师打扫办公室”等方面形成习惯,党团成员自觉承担校园文化宣传员,校园影响力增强。
入党积极分子、党员将先锋作用延伸到日常生活和实习工作岗位当中。在抗击疫情期间,不少学生党员、积极分子因主动捐款或参加抗疫志愿服务活动被授予抗疫荣誉证书。5名实习学生分别获得大昌国际酒店抗击疫情二等功、三等功。入党积极分子分别获得“太原万达文华酒店优秀实习生荣誉称号”、“宝华国旅董事长奖励”等等。
(三)铸魂育人,党建助推专业课程思政
党员教师团队申报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荣获2019年山西省教学成果奖(职业教育)二等奖,2020年申报的《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院级课题已立项,正在研究中。
四、经验与启示
(一)党员发展从“新”抓起
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时间短,学生整体素质和本科有所差距,因此,高职院校发展学生党员更要坚持“早引导、早教育、早培养、早发展”的原则,从刚入学新生抓起。
(二)“铸魂育人”全过程落实
入党不是一个阶段性的形式化工作,而是一个持续连贯的培养过程,每一个阶段的培养都要完整丰满,每一个阶段的教育都不能缺失,所以要结合每一个阶段的特点,做细做足党性教育。
(三)“以小见大”真抓实干
学生在学校期间对社会的贡献度较难体现出来,但是也要从小事抓起,比如:能否为坚持不懈、不求回报地为同学打一壶水,能否定期主动清洁校园、打扫实训室和办公室等等,必须将每一次教育和历练落到实处。
(四)重视“仪式感”
党旗下集体入党宣誓、为入党积极分子佩戴徽章、过政治生日等等,这些必要的“仪式感”不仅是学生党员一生的回忆,而且能够进一步激发其为人民服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制作并发放学生党员成长手册

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强化入党积极分子、党员先锋教育

通过“环境育人”和“佩戴身份标识的仪式”等形式强化学生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