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组织申报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武汉东湖学院)2025年度专项研究课题的通知
各单位:
为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重点任务和全国高校第28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推进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推动民办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创新和应用创新,探索加强民办高校党的建设与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根据《关于申报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武汉东湖学院)2025年度专项研究课题通知》文件精神,现组织开展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武汉东湖学院)2025年度专项研究课题申报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课题指南
“中心”2025年度专项研究课题申报从“党建质量创优”、“思政工作创新”、“重点马院创建”三个主题中分类选取,课题指南具体条目如下:
(一)“党建质量创优”主题
1.民办高校推进“一融双高”建设机制研究
2.学习贯彻《关于加强民办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的工作有效路径研究
3.将党的领导全面融入民办高校治理体系的实践路径研究
4.民办高校设立用好功能型党组织专题研究
5.民办高校“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实效性评估与优化策略
6.AI赋能民办高校党建工作智慧化转型的实践探索与效能评估
7.强化民办高校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有效覆盖机制研究
8.加强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塑造新时代立德树人新格局研究
(二)“思政工作创新”主题
9.《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提质增效指南》迭代优化研究
10.新媒体时代民办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内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
11.民办高校学生价值观引领的“精准思政”实施路径
12.民办高校学生社区“网格化”管理中的心理育人机制构建
13.智慧化技术在“一站式”学生社区服务中的应用场景设计
14.民办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品牌建设的价值挖掘与传播策略
15.“一站式”学生社区高质量发展的党建赋能模型构建——以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协同治理为视角
16.数智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三)“重点马院创建”主题
17.思政课实践教学与红色资源深度融合的教学范式构建研究
18.“课程思政”视域下民办高校应用型专业思政元素融入路径研究
19.师德师风建设的有效路径与长效机制研究
20.基于OBE理念的高校思政课项目式教学法实践与效果评估
21.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研究
22.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与应用研究
2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研究
24.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生成研究
课题可选择不同的研究角度、方法和侧重点对以上主题开展研究,研究成果具有现实性、针对性和较高的决策参考价值。所有课题实行统一申报,分类评审,经专家评审后予以立项。
二、申报要求
1.课题申请人须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或副高以上(含)专业技术职称,具有独立开展研究和组织开展研究的能力,能够承担实质性研究工作。
2.申请人原则上只能申报1项“中心”规划课题,且只能作为课题组成员参与1项其他课题,有国家、省社科规划课题被撤项或终止的,或有其他信誉不良记录被通报批评的,不得申报。
3.2023年、2024年已在中心立项截止本通知发布日期未结项的研究人员,本年度将不再立项。
三、结题要求
课题完成时间原则上为2026年10月30日,从立项批准之日起到递交结项审批材料为止,到期不能完成即做撤项处理。
(一)结项成果形式为对策研究报告,最终成果实行匿名通信鉴定,鉴定结果予以公布。
(二)研究报告完成时间为2026年9月15日,论文发表在省级以上公开发行的专业期刊(知网收录)截止时间为2026年6月30日,论文发表在北大核心、C刊等截止时间为2027年6月30日。相关成果必须与申报课题主题相关,并在“基金项目”信息的首要位置标注“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武汉东湖学院)及立项课题编号”。未注明者不予承认。拟发表证明不能作为申请项目结项依据。
(三)研究成果须符合学术规范,体现创新,有所建树。
重点课题结项时要求项目主持人作为独立或第一作者公开发表至少1篇与项目研究内容相符的核心期刊论文,并完成项目结项报告或相关调查报告(不少于1万字),鼓励形成相关领域工作的方案、制度、办法、标准、政策建议、咨询报告等成果。一般课题、指导性课题结项时要求项目主持人作为独立或第一作者提交至少1篇知网收录的理论文章,所有立项课题申请结题均要求完成项目结项报告或相关调查报告(不少于0.5万字),鼓励形成加强和改进某项工作的咨询报告、政策建议或办法、标准。
以上公开发表的论文等研究成果,须符合意识形态要求,遵守保密纪律;政策建议或文件草案,应切合实际、可操作、有较强工作指导性。最终成果根据申报人提交的《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武汉东湖学院)2025年度专项研究课题结项鉴定书》(附件3)实行匿名通讯评审。
四、申报材料要求
各部门于2025年8月11日前将《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武汉东湖学院)2025年度专项研究课题立项申报书》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武汉东湖学院2025年度专项研究课题论证活页》(WORD版和签字PDF版)发送至科研邮箱sxcmky@126.com,主题命名为“部门+思政工作创新发展中心专项申报”。本次申报暂不需要提交纸质版。申报的课题被立项后,科研与质量监控中心会集中将纸质版签字盖章后的申报材料报送至教育部高校思政工作创新发展中心(武汉东湖学院)。
附件1:《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武汉东湖学院)2025年度专项研究课题立项申报书》
附件2:《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武汉东湖学院2025年度专项研究课题论证活页》
附件3:《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武汉东湖学院)2025年度专项研究课题结项鉴定书》
思政工作创新发展中心专项申报附件.zip
科研与质量监控中心
2025年7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