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建工作 >> 工作动态 >> 正文
2021年全体党员第4次理论学习资料
日期:2021-03-31  发布人:  浏览量:


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2016年2月3日)

习近平2016年2月3日在江西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斗争的伟大实践,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和抉择、对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成长具有关键意义。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井冈山精神,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对弘扬井冈山精神,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都提出了明确要求。今天,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坚持以下几点:

第一,坚持执着追理想。“仁者不以盛衰改节,义者不以存亡易心。”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也是共产党人立身、处世、干事的精神支柱。面对大革命失败、南昌起义失败、秋收起义受挫,面对“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迷茫和质疑,尽管有人悲观失望,有人不辞而别,有人叛变投敌,但坚定的共产党人依然高擎火炬前行,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毅然决然团结战斗在井冈山红旗下。井冈山时期,近五万名革命烈士献出宝贵生命。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为的是什么?为的就是坚定执着的理想信念。

第二,实事求是闯新路。实事求是、敢闯新路,是井冈山精神的核心。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同志立足于中国革命现实,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紧密结合,提出了“以农村为中心”的革命道路思想,提出和发展了“思想建党”、“党指挥枪”、“支部建在连上”、“官兵平等”等建党建军思想,在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成功实践。这些探索创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相关论述,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没有现成经验,党内“左”倾路线和教条主义不断干扰打压,殊为不易。革命如此,建设和改革也如此,都必须从实际出发,敢于开辟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改革开放愈是向纵深推进,新情况新问题就愈会层出不穷,正所谓“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牢牢立足于中国自身的历史、现实、需要,积极借鉴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不断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但不能搞教条主义、作茧自缚,不能鹦鹉学舌、食洋不化。要以开阔的胸襟和眼界把握实际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善于用改革的思路和办法解决前进中各种问题,不能因循守旧、畏葸不前,不能虎头蛇尾、半途而废。

第三,艰苦奋斗攻难关。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政治本色和优良传统,也是井冈山精神的基石。当年,井冈山条件十分艰苦,国民党军队反复进攻和严密封锁,军民面临的处境极为困难。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党领导人民不畏强敌、不畏艰难,开辟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取得了多次反“进剿”、反“会剿”的胜利。现在,我们国家面貌和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艰苦奋斗精神永远不能丢,丢了就会腐化堕落。今天,我们强调艰苦奋斗,不是要求党员、干部像当年那样过“红米饭、南瓜汤、挖野菜、也当粮”的日子,而是要永葆艰苦奋斗本色,不丢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不丢廉洁奉公的高尚操守。陶渊明是江西九江人,他在《归去来兮辞》中写道“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我们共产党人应该有很强的反思精神,不断反省自己、完善自己。

当前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我们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增多,很多工作难度很大。“不困在于早虑,不穷在于早豫。”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做好应对各种艰难困苦局面的准备,逢事都想在前面、干在实处,努力在攻坚克难中赢得主动,关键时刻更要挺身而出、敢于豁出去,坚决顶起自己该顶的那片天。

第四,依靠群众求胜利。“为国者,得民则治,失之则乱。”紧紧团结群众、依靠群众,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和发展的重要法宝。井冈山时期,党和红军一开始就把“做群众工作”作为红军的三大任务之一,通过多种方式激发群众参加革命、支持革命的热情和行动,把分散的民众转化为革命斗争的重要力量。当年,井冈山形成了鱼水相依、血肉相连的党群关系、军民关系。正是有了群众这“真正的铜墙铁壁”,党和红军才多次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奇迹。

群众路线在革命战争年代是胜利之本,在和平年代同样是胜利之本。我们要增强宗旨意识,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开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评价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要深入分析研究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注重运用新经验、探索新方法,努力提高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能力和水平。

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弘扬井冈山精神,要结合党的建设工作实际,同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统一起来,同弘扬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统一起来,不唱高调,不讲空话,实打实做。希望你们在弘扬井冈山精神上努力走在前列,不断创造新的经验。







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革命精神跨越时空、永不过时

2019年5月22日

(习近平2019年5月22日在江西考察工作时的讲话)


江西也是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的红土地。在南昌,我们党发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在井冈山,我们党创建了革命根据地,逐步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实际的正确革命道路。在瑞金,我们党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开启了红色政权建设的探索。毛泽东同志在领导创建中央苏区过程中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等等。这些充满革命浪漫主义情怀和昂扬奋发斗争精神的诗句,至今读来都令人激情澎湃。

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铸就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革命精神。这些伟大革命精神跨越时空、永不过时,是砥砺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不竭精神动力。

革命理想高于天。江西到处传颂着革命先烈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这是方志敏同志牺牲前留下的铮铮誓言。刘仁堪烈士在就义前,敌人残忍地割下了他的舌头,他仍然用脚蘸着流下的鲜血写下“革命成功万岁”。江善忠烈士留下血书,“死到阴间不反水,保护共产党万万年”。革命先烈为了理想和信念慷慨赴死,靠的是信仰。今天,像战争年代那种血与火的生死考验少了,但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仍然在继续,我们正面临着一系列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的艰巨考验。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就会在乱云飞渡的复杂环境中迷失方向、在泰山压顶的巨大压力下退缩逃避、在糖衣炮弹的轮番轰炸下缴械投降。我们要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强大的信仰力量,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真正成为百折不挠、终生不悔的马克思主义战士。

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政治本色和优良传统。中央苏区时期,中央机关领导“每天节约二两米,使前方红军吃饱饭,好打胜仗”,群众传唱“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走山路访贫农”,生动体现了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和艰苦奋斗精神。按照规定夜晚办公可点三根灯芯,可毛泽东同志带头勤俭节约,只点一根灯芯,在昏暗的油灯下写出《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光辉著作。朱德同志同普通战士一起踏着崎岖山道挑粮上山,没有半点军长的架子。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留守的红军将士浴血奋斗,进行了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陈毅同志在《梅岭三章》中写道“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这是何等豪迈的奋斗精神!我们要继承苏区干部的好作风,在任何时期,面对任何挑战,都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决顶起自己该顶的那片天。

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同志指出:“应该使一切政府工作人员明白,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作为“一苏大”会址的谢氏宗祠,装下了苏维埃政府整个首脑机关的十五个部门。毛泽东同志曾说,我们的中央政府,恐怕也是世界上最精干的。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刘启耀背着金条乞讨数年,历尽千辛万苦寻找党组织继续干革命,不动用分毫党的经费。我们只有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才能应对“四大考验”、克服“四种危险”,才能正确处理公私关系,破除“四风”顽疾。要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坚决清除腐败毒瘤,永葆党的政治本色。


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

2016年1月——2020年6月)

(一)

对军队来讲,坚定信仰信念最核心最紧要的就是铸牢军魂,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刚才,在参观军史馆时,我对长征途中红三十一军九十三师二七四团“半截皮带”的故事,感触很深。红军战士宁肯忍饥挨饿,也要将半截皮带留下来,带着它“去延安见毛主席”。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就是“铁心跟党走”的生动写照。部队中像这样的红色资源很多,要发掘好、运用好,丰富“红色基因代代传”工程内涵,加强党史军史和光荣传统教育,确保官兵永远听党话、跟党走。

习近平2016年1月5日在视察第十三集团军时的讲话

(二)

井冈山是革命的山、战斗的山,也是英雄的山、光荣的山,每次来缅怀革命先烈,思想都受到洗礼,心灵都产生触动。回想过去那段峥嵘岁月,我们要向革命先烈表示崇高的敬意,我们永远怀念他们、牢记他们,传承好他们的红色基因。

习近平2016年2月1日至3日赴江西看望慰问广大        

干部群众和驻赣部队时的讲话

(三)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回想过去的烽火岁月,金寨人民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为中国革命事业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我们要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继续前行,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既注重知识灌输,又加强情感培育,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习近平2016年4月24日至27日在安徽调研时的讲话)

(四)

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党内政治生活的光荣传统,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党的宝贵财富。光荣传统不能丢,丢了就丢了魂;红色基因不能变,变了就变了质。

(习近平2016年10月27日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五)

90年来,人民军队在党的领导下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卓著功勋。人民军队砥砺奋进的90年,凝结着坚定理想信念、优良革命传统、顽强战斗作风,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在新的起点上把革命先辈开创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鼓舞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和全军广大指战员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而不懈奋斗。

(习近平2017年7月21日在参观“铭记光辉历史 开创强军伟业——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主题展览”时的讲话)

(六)

你们在信中说,村里的老人常给你们讲照金的革命历史,这片红色的土地让你们骄傲和自豪。希望你们多了解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知识,多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用实际行动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

习近平2018年5月30日给陕西照金北梁红军小学学生的回信

(七)

新中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要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西路军不畏艰险、浴血奋战的英雄主义气概,为党为人民英勇献身的精神,同长征精神一脉相承,是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中华民族宝贵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讲好党的故事,讲好红军的故事,讲好西路军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习近平2019年8月20日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参观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时的讲话

(八)

党员、干部要多学党史、新中国史,自觉接受红色传统教育,常学常新,不断感悟,巩固和升华理想信念。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习近平2019年9月16日至18日在河南考察调研时的讲话

(九)

一九三五年毛主席率领红军转战宁夏,留下了“单家集夜话”的红色佳话。一九三六年红一、二方面军在将台堡胜利会师。红军长征在宁夏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红色记忆。你们要用这些红色资源教育党员、干部传承红色基因、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习近平2020年6月8日至10日在宁夏考察时的讲话



砥砺拼搏光电梦,呕心沥血筑辉煌

——向彭堃墀院士学习

走进山西大学光电研究所,一楼大厅里,“攀登奉献"四个恢弘大字映入眼帘,而这也是始终流淌在彭堃墀院士血脉中的四个字。在为我国科技发展贡献力量的漫漫岁月里,爱国、攀登、奉献始终是他的精神之源。他是我国最早开展量子光学及全固态单频激光器研究的光学专家之一,近年来带领团队在连续变量量子信息及光量子器件等领域完成一系列创新性工作。

彭堃墀院士出生于1936年8月25日,江苏镇江人,原籍四川广元。1957年,他从成都二中高中毕业后考入四川大学物理系。性格沉静、理性的他时刻牢记自己的理想信念,只要一有时间,他就埋头书本,在知识的海洋里汲取能量。大学四年时光让他对物理世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61年大学毕业后,彭堃墀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来到山西大学工作。从此,六十载悠悠岁月,都深深烙印在三晋大地上。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做祖国最需要的工作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担当。25 岁毕业的青年彭堃墀选择来到了山西大学,这块此前从未踏入的土地。来不及欣赏黄土高原厚重的风貌,来不及适应迥然于南方的气候,他就昂首走上讲台,埋头钻入工厂。他与同学谢常德,这位相伴一生的爱人,给学生们讲授和辅导理论力学、热力学、统计物理、光学等课程,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深受学生欢迎。他在车间里精通了机械加工技术,为后来的固体激光器研制做好了扎实的技术储备。劳动之余,勤奋好学的他也没放弃专业,时常沉浸在探究物理世界里,用宝贵的时间为今后的科研工作积蓄力量。

1978年3月,一个对于中国科学家来说难忘的春天。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中国科技事业开始全面复苏和腾飞,无数科学家自此命运发生了巨大转变。人们将这次会议亲切地称为“科学的春天"。彭堃墀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固体激光器的研制,聚焦固体激光器热不灵敏腔的设计,力图在技术上有所突破。这一年,他发现并纠正了美国两位学者发表在《应用光学》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中的计算错误,成果发表在1980年的《应用光学》上。这是他首次在国际性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受到极大鼓舞。美国光学学会主席邀请他入会,他也成为中美建交后该国际学术机构最早的中国会员之一。

1978年到1980年,彭堃墀4次获省科研成果奖。1980年仲夏,作为山西省唯一代表,出席在北京首次召开的国际激光会议,会后参加了邓小平主持的招待宴会。同年他又参加了中国光学学会成立大会。通过两次高水平学术会议,彭堃墀更加坚定了追求科学真理与实现人生价值的信念。彭堃墀决定走出国门,学习国外先进实验技术和科学方法,为将来更好地建设祖国充实自己。


身处异国他乡,心系祖国科技事业

1981年,作为改革开放后国家派出的最早一批访问学者,彭堃墀带着对知识的渴望,到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非线性光学实验室学习访问一年。访学日程安排得相当满,白天在实验室学习、工作,晚上还要学习外语,加之大量新科学思想与技术须从头学起,这一切对已过不惑之年的他有极大难度。他未被这些困难所压到,脚踏实地从最基础的研究工作做起,潜心钻研各种复杂问题并一一解决。

随后,他又前往美国德克萨斯大学从事研究。在国际一流的美国实验室,他有两个选择:一是直接进入实验室工作,这样容易出成果;二是自选课题,组建新的实验室展开研究,时间花费长,一眼望不到成果。

胜寸心者胜苍穹。怀揣留学报国信念的他,毅然选择了后者。从零开始,困难重重,但却可以积累更为丰富的实验室建立经验。他深知,出国不仅仅是为了个人进步,更是肩负了报效祖国的历史使命。钱学森、邓稼先等留学前辈用所学"精忠报国",挺起了共和国的脊梁。心系山西,心系山西大学,他下决心要向前辈学习,早日为祖国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无数个高强度工作的日夜,他靠着这份信念和决心坚持下来。

在此期间,他独立承担研制一种输出功率高、频率稳定的环形激光器的任务,以前工厂劳动学到的机械加工技术派上了用场,通过不懈努力最终研制成功该激光器,指标达到当时国际最好水平,这让当时实验室的人们对这位来自中国的学者刮目相看。1984年4月,彭堃墀应邀出席了在美国加州召开的国际量子光学与电子学会议,他的论文引起关注。他用自己的勤劳和才华,为祖国争得了荣誉,在世界面前展示了中国科技工作者的风采。

殷殷爱国情,拳拳赤子心。近四年的国外深造结束后,彭堃墀的科研工作已经走到了国际激光领域最前沿,更重要的是积累了独立建立高水平实验室的宝贵经验。他丝毫没有忘记祖国的期盼,向山西省提出回国创建实验室的想法。利用留美之便,省里很快批准了他的计划,拨款二十万美金转到美国用于购置建设实验室所需的先进仪器设备,并希望他们夫妇能够回国开展研究工作。获知这一消息后,1984年年底,心系祖国、牵挂山西大学的彭堃墀夫妇放弃国外优厚待遇,与当时“出国热"的潮流逆向而行,毅然踏上归国路。

回国前夕,许多同事以较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挽留夫妇俩在美国工作。彭堃墀毫不犹豫地回答说:“我们出国是为了学习先进科学技术,而非追求个人生活享受。我们应该回到自己的祖国,那里还比较落后,还有许多工作需要我们去做。”


建一个实验室,实现从0到1的突破

如果说爱国精神是激发彭堃墀投身科研工作的磅礴无比的情感力量,那他身上刻入骨髓的创新精神则是几十年如一日科研探索路上不断开创未来的坚韧力量。

科研路漫漫。发现和创新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猜想、论证、反驳、修正和提出新假说的过程,从0到1的突破谈何容易。彭堃墀知晓这座高山的难度,但他选择攀登。

1985年4月,彭堃墀组建了量子光学实验室,命名为山西大学光电研究所,自己受命担任所长,同时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光电所坚持“立足国内,面向世界,多出成果,快出人才"的方针,以“攀登、奉献"为实验室发展的灵魂,彭堃墀带领全所同志披星戴月、夜以继日地建设实验室。仅一年多的时间,光电所就建设成为国内仅有的、能够进行世界前沿课题“光场压缩态实验研究"条件最好的单位。1986年,光电研究所被批准为山西省重点实验室。此后,实验室科研工作突飞猛进,完成多项国际领先的创新性工作。

1991年,彭堃墀被组织任命为山西大学校长。对于执著追求科学真理,潜心钻研学术研究的他来说,这意味着将牺牲大量科研时间,但他服从组织安排,因为这是党对自己的信任。工作多了,任务重了,他丝毫没有放松科研工作,时间不够就拼命从休息当中挤。于是,人们常常在晚饭后看到他匆匆赶往光电所的身影,他实验室的灯总是亮到很晚很晚。

担任校长后,他制定了“改革一发展一上水平"的发展战略,有力地促进了山西大学教学、科研、高科技开发迈上新台阶。1993年他领导的光学学科成为山西大学第一个博士点。1994年山西大学物理专业入选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999年物理学被批准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同年山西大学被教育部正式批准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在相从智书记和他领导下,山西大学党建和学科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办学实力显著增强,居于全国同类院校前列。

硕果累累的背后,是彭堃墀带领团队几千个日夜的坚守,是千万次实验的不懈努力。每天7点半准时坐在办公室,晚上10点结束一天工作,一周至少工作6天的状态早已成为一种习惯,这是彭堃墀对科研无悔的坚守。


俯首甘为孺子牛,为祖国培养科技主力军

彭堃墀院士有很多称呼:“彭院士"、“彭校长"、“彭所长"、“彭会长"……而他最喜欢的一个称呼就是“彭老师"。他是科研攻关的先锋者,也是学生和后辈眼中的终身学习的师长和楷模。彭堃墀不仅学术卓著,他的道德情操、人格魅力也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当彭堃墀还在国外深造的时候,深知自己肩负着祖国和人民的期望。他虽然整天在实验室忙碌,但一直系祖国,经常写信给远在大洋彼岸的山西大学光电研究所的同志们,特别是一再叮咛所里的年轻同志,留学报国、努力工作、勤奋学习,以实际行动早日学成归国。

当光电所得到两个赴法学习名额时,彭堃墀当即支持年轻人出国深造,并鼓励他们努力进取、学成回国。现在实验室所有中青年学术骨干都曾在国外最优秀的相关实验室经过一到两年的学习深造,通过让他们直接参与实验室建设,并为其提供能够充分施展自己才能的宽松发展环境,培养其爱国、爱所、爱科学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品如人品,为学先为人。对年轻人提出的问题,他总是给予热情的鼓励和指导。他将一生的科研经验毫无保留地与师生们交流,经常通过座谈讨论和个别指导的形式与老师同学们一起就树立科研志向、研究生科研方法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他时时刻刻提醒自己的团队成员,要珍惜当下优越的研究环境,更要坐得住冷板凳,要沉下心来,把一件事情精益求精地做好、做透。

还有一个称呼,他也很喜欢,就是“彭爷爷"。他经常接到社会上的邀请,希望为青少年做科普报告。尽管时间已被科研、工作排得满满当当,但他每次都会“挤海绵里的水"一样,欣然满足大家的要求,并且根据听众认知层次的不同积极准备报告内容。他说,为社会服务是一名科学家应尽的社会责任。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激励他们爱学习、求进步,树立爱国、奉献的信念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让更多年轻人领略到物理世界的魅力,为祖国培养更多科技主力军,这是彭堃墀不变的初心与使命。他用自身攀登奉献的科研奋斗史,激发学生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并与报效祖国、服务社会和造福人类有机结合起来,将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


砥砺拼搏光电梦,呕心沥血筑辉煌

“打造一流科研团队,创建一流科研机构,完成一流科研成果"一直是彭堃墀报效祖国的目标。回国后,他把自己全部的时间和精力贡献给我国的科研教育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科技人才、建立了世界高水平科研机构并取得了多项创新科研成果。他领导的科研团队2004年被评为山西省优秀创新团队,2005年被评为教育部创新团队,2008年被评为国家创新群体,2018年被评为黄大年式团队。团队中现有国家杰青4名,其他各类国家级高端人才多名。带领团队完成的科研成果荣获2002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0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培养的青年教师完成的成果入围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实验室2000年被评为”教育部量子光学重点实验室",2002 年被批准为“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同年光学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回国工作以来,彭堃墀先后荣获中华全国总工会颁发的“五一劳动奖章",并被授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人事部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国务院首批政府特殊津贴,山西省“科技功臣",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进步奖,山西省科技杰出贡献奖,美国光学学会会士。2003年彭堃墀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悠悠六十载,漫漫科研路。一批批的博士生、硕士生从山西大学这所园子里走出去,而彭堃墀和他的爱人却在这里从青春年少走到两鬓染霜,为国家的科学事业奉献了一生。

年高不敢忘忧国。彭堃墀在工作和生活中体现出来的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充分体现了一名科学家心系祖国、造福社会的伟大人格力量。就是以这种力量,彭堃墀在山西大学这样一个地处国家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地方大学,建立了一个国家量子科技领域重要的科研基地,培养了一支优秀的国家科研创新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