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声声,日影渐短,当盛夏的风裹挟着炽热的气息扑面而来,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夏至。夏至,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0个节气。斗指午;太阳黄经90°;于公历6月20~22日交节。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来说,夏至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
夏至三候
1.一候鹿角解:麋与鹿虽属同科,但古人认为,二者一属阴一属阳。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夏至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时刻,这天之后阳气就要逐渐衰落,阴气逐渐上升。所以属阳的鹿角便开始脱落。
2.二候蝉始鸣:蝉,俗称知了。古人这里所说的,是指个头较大的夏蝉。在夏至到来之后,夏蝉因感阴气之生而鼓翼鸣叫,故我们越在炎热的天气越能听到夏蝉的鼓噪。
3.三候半夏生: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半夏而生”得名,有水生和陆生两种,即所谓的水半夏和旱半夏。半夏生,主要是指在夏季的一半,一些喜阴的植物开始生长。
夏至习俗
1.祭神祀祖:夏至是“四时八节”之一,民间自古以来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
2.消夏避伏:夏至日,妇女们即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什物。《酉阳杂俎•礼异》:“夏至日,进扇及粉脂囊,皆有辞。”
3.南北要吃面:自古以来,中国一些地方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区的重要习俗。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
夏至习俗
1.祭神祀祖:夏至是“四时八节”之一,民间自古以来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
2.消夏避伏:夏至日,妇女们即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什物。《酉阳杂俎•礼异》:“夏至日,进扇及粉脂囊,皆有辞。”
3.南北要吃面:自古以来,中国一些地方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区的重要习俗。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
夏至养生
1.晚睡早起,午休补阳
夏至昼长夜短,宜“晚睡早起”,顺应自然节律。但需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耗损阳气。午后烈日炎炎,可适当午休30分钟,助阴阳平衡,缓解暑热倦怠。
2.避寒防湿,通风为要
梅雨时节空气潮湿,室内易滋生霉菌。宜勤开窗通风,避免长时间吹空调(室内外温差不宜超7℃),忌贪凉饮冷(如冰镇饮料、冷水澡),以防寒湿侵体,损伤脾阳。
3.适度出汗,通经排浊
夏日汗为“阳液”,适当运动(如清晨散步、打太极拳)可促进代谢,但忌剧烈运动大汗淋漓。出汗后宜饮淡盐水或绿豆汤,切忌立即冲冷水,以免毛孔闭塞,暑湿内困。夏至已至,愿我们都能如这热烈的夏日,充满活力,怀揣希望,在人生的道路上,以积极的姿态迎接每一个挑战,拥抱每一份美好,不负这灿烂的盛夏时光。
编辑:刘圆圆
复审:罗燕
终审:程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