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团学工作 >> 团学动态 >> 正文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筑牢国家安全的全民防线
日期:2025-04-15  发布人:  浏览量:

2025年4月15日是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今年的活动主题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走深走实十周年”。旨在进一步推动学习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向深入,引导大众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2015年设立以来,这一重要纪念日持续推动国家安全知识普及,强化全民安全素养,夯实国家安全的群众基础。

国家安全——宏大命题中的民生关切。国家安全绝非遥不可及的宏大叙事,而是渗透于每个公民的日常生活。国家安全不仅是军事、政治领域的 “大事”,更渗透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根据《国家安全法》,国家安全涵盖20个重点领域,包括:

1.传统安全领域:政治安全、军事安全、国土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等。

2.非传统安全领域:网络安全、生物安全、人工智能安全、数据安全、生态安全等。

网络安全警示

2025年全球网络攻击量同比激增44%,医疗行业成为第二大攻击目标。境外黑客常通过钓鱼网站、伪装邮件窃取敏感信息,或针对能源、交通等关键基础设施发起攻击。建议公民:

1.警惕不明链接与附件;

2.定期更新账户密码;

3.发现可疑行为立即拨打12339举报。

生物安全新规

2024年修订的《生物安全法》将实验室安全、外来物种入侵、生物恐怖袭击等纳入监管范畴。典型案例:某企业因违规出口亲本稻种被追究刑事责任。公民可通过以下方式参与:

1.规范处理实验废弃物;

2.拒绝非法生物制品交易;

3.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

人工智能治理

2025年9月即将实施的《AI生成内容标识办法》明确规定:

1.所有AI生成内容须标注"合成"标识;

2.用户转发前应核实信息来源;

3.严禁利用AI技术制造传播虚假信息。

警惕!这些行为可能危害国家安全

1.拍摄敏感区域:军事基地、科研机构等场所的影像可能涉及国家机密;

2.泄露工作信息:社交媒体分享涉密文件、接受境外"调研"存在间谍风险;

3.传播不实言论:编造转发国家安全相关谣言将承担法律责任;

4.非法数据交易:跨境贩卖个人信息或企业数据威胁国家数据主权。

公民行动指南:守护国家安全从我做起

1. 知识储备;

关注"国家安全部"官方平台获取权威资讯;

参与司法部网络安全法律知识竞赛。

2. 日常实践

网络空间:安装正版软件,启用双重认证;

信息管理:碎纸处理废弃文件,加密存储工作资料;

生态保护:践行垃圾分类,抵制濒危物种制品。

3. 监督举报

发现可疑情况请立即拨打12339热线或登录www.12339.gov.cn。典型案例:渔民举报可疑无人船获重奖,有效阻止军事情报外泄。

国家安全,人人有责

国家安全不是遥不可及的宏大叙事,而是渗透在每个人的日常选择中。从谨慎处理一封陌生邮件到积极参与社区安全宣传,从保护个人信息到及时举报可疑行为,我们的每一个细微行动都在为国家安全构筑坚实防线。让我们以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为新起点,共同践行"人人有责、人人可为"的安全理念,用法治意识筑牢防线,用自觉行动守护家园,为民族复兴伟业打造坚不可摧的安全屏障,携手绘就国家安全与繁荣的时代画卷!